南京和军人离婚财产分割的比例有多少?
- 编辑: 星际追踪侦探
和军人离婚财产分割:三类核心财产的分配规则与比例
与军人离婚时的财产分割,因军人职业的特殊性,需严格区分个人财产与共同财产的边界。并非所有军人收入都按同一比例分割,而是要根据财产类型(如伤亡保险金、住房补贴、复员费等)适用不同规则。以下结合法律规定与计算示例,拆解三类核心财产的分配方式。
一、绝对个人财产:三类费用全归军人所有,不参与分割
根据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〉若干问题的解释(二)》第13条,军人的三类费用属于个人财产,离婚时100%归军人个人,配偶无权要求分割:
- 伤亡保险金:军人因战、因公受伤或致残后,由军队发放的保险赔付金。例如,战士王某在执行任务时受伤,获得8万元伤亡保险金,离婚时该笔款项全部归王某所有,其配偶分文不得主张。这类财产与军人的人身伤害直接相关,具有强烈的个人属性,法律通过明确归属保障军人的基本生活需求。
- 伤残补助金:针对军人因伤残导致劳动能力下降的补偿,与伤残等级挂钩。比如军官李某因伤被评定为八级伤残,每月领取的伤残补助金,以及一次性发放的12万元伤残补助,均属于其个人财产。即使婚姻关系解除,这部分财产也不参与分割,旨在保障军人因伤残带来的长期生活开销。
- 医药生活补助费:用于军人治疗伤病及后续生活的专项费用,具有人身依附性。某军人因慢性病长期治疗,军队每月发放3000元医药生活补助费,该费用因与“军人个人健康”直接相关,离婚时全部归军人个人,配偶无法主张分割。
二、部分共同财产:复员费、自主择业费的“年限分割法”
军人的复员费、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,并非全额作为共同财产,而是需按“婚姻存续年限”计算可分割部分,这部分通常按50%比例平均分割。
具体计算方式:
共同财产部分=总费用÷(70-入伍年龄)×婚姻存续年限。其中,“70”为法定人均寿命,“入伍年龄”以批准入伍登记表记载为准,“婚姻存续年限”从结婚登记日算至离婚判决生效日。
举例来说,军人张某20岁入伍,服役15年后转业,获得一次性复员费60万元,与妻子结婚8年。计算步骤为:
1. 确定具体年限:70-20=50年;
2. 算出年平均值:60万÷50年=1.2万元/年;
3. 计算共同财产部分:1.2万×8年=9.6万元;
4. 分割方式:9.6万元作为共同财产,张某与妻子各分得4.8万元,剩余50.4万元归张某个人所有。
这种分割方式既考虑了军人服役贡献(入伍前及退役后年限对应的费用归个人),也兼顾了配偶在婚姻期间的付出,体现“时间匹配”原则。需要注意的是,入伍年龄以登记年龄为准,婚姻存续期间即使分居也计入年限;自主择业费中若有明确标注“个人专用”的部分(如安家补助费),可能从总费用中扣除后再计算。
三、完全共同财产:住房补贴、公积金的“平均分割”
军人的住房补贴和住房公积金,在婚姻存续期间实际取得或应当取得的部分,100%属于夫妻共同财产,离婚时通常按50%比例平均分割,与普通夫妻的住房财产分割规则一致。
具体认定与分割:
- 婚后实际取得部分:军人每月工资中扣除的住房公积金(如每月2000元),以及军队按标准发放的住房补贴(如每月1500元),从结婚当月至离婚当月累计的总额,全部为共同财产。例如,军人赵某结婚10年,期间累计住房公积金24万元、住房补贴18万元,共计42万元,离婚时赵某与妻子各分得21万元。
- 婚后应当取得部分:若军人在离婚时,军队已审批住房补贴但尚未发放(如因转业手续未完成暂扣),只要该补贴对应的是婚姻存续期间的服役年限,仍视为共同财产。例如,军官孙某离婚时,军队欠发其结婚5年内的住房补贴10万元,虽未实际到账,法院仍将10万元纳入共同财产,判决孙某在收到款项后支付5万元给配偶。
婚前积累的住房补贴、公积金属于军人个人财产,不参与分割;若军人用住房补贴购买了房产,婚后购买的房产(无论登记在谁名下)若用共同财产出资,按市价平均分割,婚前全款购买的房产,婚后增值部分的自然增值归个人,但若有还贷,还贷部分及对应增值为共同财产。
四、其他财产的分割规则:与普通离婚案件一致
除上述特殊财产外,军人的其他收入及财产,按普通离婚案件的规则处理:
- 工资、奖金:婚姻期间的工资收入(包括岗位津贴、绩效奖金)属于共同财产,平均分割;
- 房产、车辆:婚后购买的房产、车辆,若用共同财产出资,按市价平均分割;军人婚前全款购买的房产,婚后增值部分的自然增值归个人,但若有还贷,还贷部分及对应增值为共同财产;
- 投资收益:军人用个人财产在婚后进行投资(如股票、基金),收益部分属于共同财产,本金仍归个人。
与军人离婚时,财产分割的核心是“区分财产性质”——人身依附性强的费用(如伤残补助)全归个人,与婚姻年限挂钩的费用(如复员费)按比例分割,工资性收入(如住房补贴)全额共分。建议在分割前,通过军队财务部门调取财产明细,或咨询专业律师计算具体数额,避免因不了解特殊规则导致权益受损。
上一篇: 已经没有了